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巴以执行第一阶段换俘协议

2011-10-19 10:09
来源:新华网
语音阅读
    以色列当局18日释放477名在押巴勒斯坦人员,同一天,被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关押5年多的以军士兵沙利特也获释回国。这标志着巴以第一阶段换俘行动顺利实施。

    沙利特18日上午在拉法口岸被哈马斯方面转交给埃及安全部门,短暂停留后返回以色列。同一天,包括27名女性在内的477名巴勒斯坦人重获自由,他们分别进入加沙、约旦河西岸和东耶路撒冷等地。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约阿夫·莫迪凯当天发表声明说,沙利特已回到以色列。经过身体检查后,沙利特将乘直升机前往位于以色列中部的泰勒诺夫空军基地,在那里与家人团聚,并和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国防部长巴拉克等官员会面。

    根据以色列电视台画面,沙利特苍白、瘦弱,但能独立行走。军方初步体检后表示,沙利特身体并无大碍。

    沙利特在接受埃及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说,他相信自己的获释有助于改善巴以之间的关系,希望有更多的双方在押人员获释,“我希望这次换俘行动能推进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和平进程。”

    在沙利特获释半小时后,在位于加沙地带南部与埃及和以色列交界的凯雷姆沙洛姆口岸,载有首批获释巴方人员的车辆陆续进入埃方一侧,随后由埃方移交给巴勒斯坦方面。

    在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口岸内部的一个小广场上,众多等待获释家人的巴勒斯坦人得以与亲人相见,激动不已。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也来到现场,与获释人员亲切拥抱。

    在约旦河西岸的卡兰迪亚检查站,另一批获释巴勒斯坦人员也陆续进入巴领土,随后他们前往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府,接受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的会见。

    由于以方突然决定将移交地点从约旦河西岸的贝图尼亚检查站改至卡兰迪亚检查站,在贝图尼亚等待长达几个小时的获释人员家属和以军一度发生冲突。

    2006年6月25日,加沙地带巴武装人员在一次越境突袭中俘虏了沙利特。一系列援救行动未果后,以色列政府试图在德国和埃及的斡旋下通过换俘方式换回沙利特,但一直未获成功。

  本月11日,在埃及政府协调下,哈马斯和以色列达成一项协议,以5年前俘虏的沙利特交换1027名被以方关押的巴勒斯坦人。以方先释放首批477名巴方人员,然后在两个月内释放第二批550名人员。这是1983年以来巴以间规模最大的一次换俘行动。
分享到: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