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健康路新街巷30号、32号,省级文保单位钱钟书故居正被一堆碎石瓦砾包围。
这座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七开间三进的明清风格建筑,由钱钟书祖父钱福烔始建于1923年,后钱钟书叔父钱基厚因子女较多,于1926年在后花园扩建房屋,钱钟书在这里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时期。
1948年,钱福烔百年冥诞时,钱钟书、杨绛带着女儿钱媛回到了这所老宅省亲,这段故事,在杨绛所写的《我们仨》中有过记叙。如今,新街巷30号已经挂上了“钱钟书故居”的匾额,而新街巷32号的钱氏老宅,虽然也被列入文保,但并未彻底修缮,仍有钱家人居住。
77岁的钱静汝老人是钱基厚的孙女,钱钟书的堂侄女,也是目前钱氏祖屋里最后的钱家人。1984年回无锡后,钱静汝就与老伴和四个儿女住在祖父的老宅里,并一直与在北京的杨绛保持着书信和电话联系,因为已纳入文保,老人目前正在与市政府交涉搬家的事宜,她向记者透露,杨绛在电话里劝自己:“她对我说,‘阿静啊,别再住了,早些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