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了解到,新近出土或发现的龙纹方形玉砚盒、二龙戏珠纹双池石砚、若云书院、关帝庙、文昌阁等文物或遗址,展现了古代土司统治时期,当地少数民族同胞接受中原儒家文化的历史。
老司城遗址位于永顺县城东19公里处的灵溪镇灵溪河畔,在清雍正六年(1728年)之前的800多年,这里一直是彭氏土司司治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该遗址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古代土司城市遗址,完整地反映了土司及土司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全过程。目前,老司城遗址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据介绍,总面积25平方公里的老司城遗址依山傍水分布宫殿区、衙署区、司法区、墓葬区、宗教区、文教区、居民区、作坊区八大功能区。其中文教区是土司接受中原教化,进行一系列宗教祭祀以及文化学习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