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百年过云楼修缮一新对外开放

2015-05-20 09:44
来源:扬子晚报
语音阅读
    “江南收藏甲天下,过云楼收藏甲江南”。位于苏州干将路上的过云楼,是江南著名的藏书楼,历经百年风雨。为重视和保护过云楼的文化价值,经过两年的修缮和布展,备受关注的过云楼陈列馆于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过云楼陈列馆分为“艮庵”及“过云楼”两部分,集中展示顾氏历代藏家事迹及过云楼所藏书画名作、古籍善本情况,彪炳顾氏家族的捐赠义举,呈现顾氏收藏相关的文化艺术活动,再现昔日这座艺术殿堂的文化异彩。
  过云楼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尚书吴宽的旧居,清代道光年间,进士顾文彬进行扩充,打造成为江南著名的藏书楼,距今已有上百年历史。据记载,过云楼建于清同治年间,是江南著名的书画古籍收藏之所,在晚清及民国初年,过云楼以其收藏之富享有“江南第一家”的美誉。此楼题名“过云楼”,意取苏东坡言:“书画于人,不过是烟云过眼而已”。记者看到,过云楼前厅陈列的是过云楼营造始末。清道光年间进士、后官至浙江宁绍道台的顾文彬于晚年购得古春申君庙址、明尚书吴宽复园故址等建筑,并逐一改建成住宅、义庄、祠堂、花园等,宅第的东路即为过云楼,过云楼后,一条窄窄的小巷相隔,毗邻苏州古典园林之一的怡园。过云楼以天一阁和钟楼为范本,具体规划,则是整个宅院建筑中单独的一座,不与楼房合墙,其式样类似于钟楼。过云楼之建筑方案既总结了天一阁木构之不足,又借鉴了苏州葑门钟楼的特色,防火防盗。“于末进正楼之厢房,开一小门”,这门与过云楼相对,中间修有小桥相连,书画中的上等品存放在阁楼上,中下等品储藏在楼下。过云楼珍品汇聚,保护有方,尤须尽善,顾文彬父子做到了。移步至园内,这里第一展室为“艮庵”,“艮庵”是过云楼第一代主人顾文彬晚年的号。顾文彬原为清末官员,精于书画收藏与整理。该展室展示了历代过云楼主人的生平和贡献,分别是第一代主人顾文彬、第二代主人顾承、第三代主人顾鹤逸、第四代主人顾公雄、顾公柔、顾公硕。经过庭院,可以看到一块题有“过云楼”字样的匾额,它是当年顾文彬的挚友冯桂芬所题。冯桂芬是林则徐的学生,李鸿章的幕僚,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其故居就在木渎古镇。
分享到: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