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确认经过中法两国友好磋商,法国已将原藏于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全部32件春秋时期秦国金饰片归还中国。为欢迎文物回家,“秦韵——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将于7月20日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幕。
在新闻发布会上,甘肃省文物局副局长白坚介绍,这些金饰片出自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距今已有2500年以上历史,至今仍有大批大堡子山珍贵文物流失在美国、英国、比利时、日本等国的私人藏家手中。此次归还的金饰片系上世纪90年代被盗挖走私出境后,由法国收藏家购买并捐给吉美博物馆。
从2005年开始,“海外流失文物调查项目”启动,将大堡子山列为重要项目进行系统研究,包括对被盗记录、案卷的回查,为文物追索工作奠定了基础。
大堡子山流失文物的“回家”之路仍遇到难题——法国相关法律规定,国有财产不可转让。于是,在法国政府和捐赠者的支持下,吉美博物馆将金饰片先退还给两名捐赠者弗朗索瓦·皮诺和克里斯蒂安·戴迪耶,如此文物便退出了法国的国有藏品序列,再由捐赠者本人归还中国。4月13日,收藏家弗朗索瓦·皮诺将4件金质鸟归还中国(2013年,皮诺曾将私人收藏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兔首无偿捐赠给中国——记者注);5月13日,克里斯蒂安·戴迪耶也将28件金质片直接送到了中国国家文物局。
早在2008年,上海博物馆举办“胡盈莹、范季融藏中国古代青铜器展览”时,就发现展品中有秦公鼎等9件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国家文物局与美籍华裔收藏家范季融沟通后,对方得知是流失文物,也在2009年主动将这批文物全部无偿归还。
本次举办的“秦韵——大堡子山流失文物回归特展”,将重点展示法方返还的32件金饰片,同时还有历年追缴回的大堡子山非法盗掘的文物61件(组),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数次考古发掘文物48件(组),共计文物141件(组)。展览将持续至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