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晚,田沁鑫话剧《北京法源寺》在国家大剧院再度登台。奚美娟、周杰、贾一平、方旭及一众原班明星演出阵容再度聚首。
在戏中,田沁鑫以角色发声,与历史来了一次隔空对话,而演员们也用各自精湛的演技,诠释出形形色色的“戊戌众生相”。
“庙堂高耸,人间戏场;敲锣唱戏、法海真源”,这是田沁鑫对《北京法源寺》的注解,她将“弥彰丛生”的戊戌年间这段历史抽丝剥茧,又将捋出来的线头巧妙编织,将历史中不辨真伪的人与事套进一座寺庙中,从众说纷纭的典籍和传说中找寻属于历史真相的蛛丝马迹。透过法源寺里一个参禅悟道的小和尚的无限遐想,让本就不该沉寂于历史尘埃、对中国前途命运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晚清人物重新出现在观众面前,赋予他们每个人话语权,任由他们对着观众呼号、上演一场激烈的、能够决定晚清以及中华命运的争辩。而他们却并不是要辩出个是非曲直公道人心,而是在人物各自的辩白与阐释中,提醒我们也可以开始设身处地思考、思虑、思想,通过自由的想像,生发自己对那段历史的切身感受。
这部剧的编剧、导演田沁鑫介绍:“《北京法源寺》里牵扯到宫廷权贵、名士知识分子和寺庙里的和尚,三个人群、三种空间。在创作时我也想到了尽可能地不要笼统和正统看待这些历史上的政治家,希望把他们放到一个客观的位置上来讲述他作为一个政治家的认识和坚持。同时,在人性上面,我也尽可能地向中国戏曲学习诗化的语言以及节奏精神,不是断章取义地去连接。”
在首轮演出后,《北京法源寺》收获了大量好评,田沁鑫感慨:“其实我这出戏现在有百分之九十的好评,有百分之十的不喜欢,已经让我很满足了。为什么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在说好,是因为它的成功在于,观众看到了中国历史剧里面产生的复杂性。当复杂性出现后,就对中国人起了‘神经作用’。其实有的观众也不见得懂戏里面说的到底是什么,但是他最终获得一个神经性的感动。我觉得那个神经性就是中国这个大国的文明本身具备着中国人民的复杂性,这个复杂性出来了,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而不是空洞的、形式感的或者高大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