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凝聚了中国传统的人文价值;“创客”,是产生于信息时代的创意制造群体,致力创新、持续实践、开放包容、乐于分享是他们的精神内核。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中国图书馆学会共同主办的“我与中华古籍”创客大赛4月13日在京启动。通过本次大赛,中国古典文化将与当代创客精神完美结合。
本次活动分为创意元素征集和大赛两个主环节。创意元素征集环节已于3月15日正式启动,主办方通过中国图书馆学会官方网站,向全国各图书馆、藏书楼、相关机构和个人征集包括竹简、舆图、古代文化名人、钤印、著名典籍、造纸、藏书楼、书法、古籍装帧、篆刻、拓本、修复工具、活字、中医古籍文化、民族文字等在内的多个种类的图片、图案。征集到的元素经评委筛选,最终形成本次大赛的创意元素,参赛人员可免费利用元素进行设计创意,形成参赛作品。
大赛环节将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后正式启动,共设置平面创意、产品创意、多媒体创意和其他创意等四个竞赛单元。全国图书馆工作者、古籍保护工作者、专业艺术院系、创客团队、设计专业人员、社会大众和相关单位均可登录中国图书馆学会网站,进入“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管理与服务平台”注册参赛,根据主办方选出的古籍创意元素进行自由设计、创作。主办方计划于6月11日,我国第11日个文化遗产日前后,在全国多地开展参赛作品展;于10月25至28日,中国图书馆年会期间,在安徽铜陵举办“我与中华古籍”创客大赛颁奖仪式暨获奖作品展。
“我与中华古籍”创客大赛的创意元素和参赛作品将来自全国各地,辐射图书馆界、收藏界、创意设计界等多个领域,是一次规模盛大、参与广泛的竞赛活动。如此规模的创客竞赛活动在全国图书馆界尚属首次,在图书馆发展历程中具有开创性意义。活动的实施对于各地图书馆开展后续文化创意活动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本次活动拟采取竞赛与展览相结合的模式,将在多个场合展出竞赛成果,这种模式将有效拉近中华古籍与公众间的距离,加深公众对古籍的认识和理解,对于培育公众的古籍保护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活动将古籍、设计、图书馆服务、文创等多种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和效益最大化。通过竞赛,将形成由图书馆、设计工作机构、古籍爱好者、创意爱好者等组成的创意人才队伍。活动结束后,这支队伍将以图书馆作为基地,发挥长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