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1月11日电 (王笈)以“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11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由4位“终端站”艺术家领衔的主题展部分吸引了来自40个国家的92个/组艺术家前来参展。
据了解,“终端站”是本届上海双年展(以下简称“双年展”)的特色之一,通过4个“终端站”项目呈现了处在认知、身体、寓言与潜隐边缘的凝结与沉淀。
此间,克罗地亚艺术家依凡娜·弗兰克的作品《迷失站台》让观众经历失明和失重等迷失状态,想象的大门也由此敞开;荷兰艺术家玛卓林·戴克曼的作品《月亮站》重访了历史上哲学、科学、艺术和商界人士定期聚会的“伯明翰月亮协会”,在当今世界不断摇摆的钟摆中寻找自己的坐标;危地马拉艺术家瑞吉娜·侯赛·加灵多的作品《我还活着》集合了其过去15年来表演的静态和动态图像,讨论肉身与土地的位置;来自中国的牟森+MSG则以《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这一本届双年展规模最大的单体作品,呈现了一个庞大的叙事工程。
7位来自不同城市和文化背景的年轻策展人带来的7层“复策展平台”、探索思考与感知关系的“理论剧院”、即将于12日举行开幕活动的主题展延伸项目“51人”等,也已于双年展首日成为现场观众热议的话题。其中,“51人”项目将从“人”与“地方”邂逅的复杂性入手,探寻上海这座特大城市中公共和个人的可能性。
双年展方面表示,本届双年展还将一如既往地“深入”城市机体,通过聚会、表演、讲座、漫步、特展、播客等多种形式,在双年展期间不断与城市进行对话。
上海双年展创立于1996年,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将展至2017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