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别报道
新闻资讯
名家资库
名家访谈
视频新闻
世界之窗
文化广角
天下收藏
在线杂志
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是谁误读了“学而优则仕”的原义?
2020-09-11 08:37
来源:乡愁网
语音阅读
《春秋》 罗光乾摄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中的“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今天很多人强调这里的“优”是“有余力”的意思,不是我们大家所理解的“优秀”之意。因此,“学而优则仕”的原义就是说:你学习有余力了,就可以去当官。然而,千百年来,在我们的文化中,在它的流传和使用中,显然不是这样的。
“学而优则仕” 罗光乾摄
“学而优则仕”说的是“学”与“仕”的关系,也就是学习与做官的关系。在传统文化中,无论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之类的“仕学”思想,还是“开科取士”的用人制度,也包括今天的“公务员考试”等等,无一不是在直白地告诉世人:“学习优秀就可以做官”。那么,我们有没有误读这句话,或者到底是谁误读了这句话呢?
甲骨文 罗光乾摄
夏、商、周时期,最高统治者根据宗法制原则,分封诸候、卿、大夫,受封者父死子承,或兄终弟及,世袭其职,世受其禄,委任各级官吏完全掌握在各级贵族手中。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按军功授爵任官,并有“客卿”、“养士”任官。
《老子》 罗光乾摄
孔子之前,“学在官府”,学生都出身官僚贵族家庭,学习和做官可以说是世袭的。孔子开设私学,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宣告读书学习不再是贵族的专利。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来源非常广泛,既有颜回这样的没落贵族,也有子路之流的寒门之子,还有公冶长这样的犯人……总之,他们的社会地位十分复杂。孔子出身没落贵族,这些人追随他,拜他为师,有的甚至同他一起周游列国,可以说吃尽了苦头,有人骂他是盗丘,有人贬他是孔老二,讥他是丧家犬……他们的目标无疑还是想做官。孔子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为了施行仁政,但是,要施政不做官行吗?官做小了都不行!
《庄子》 罗光乾摄
到了汉朝,统治阶级选拔官吏的制度有所发展,渠道更为多样:首先,朝廷可以征召那些博学之士;其次,官吏们也可以举荐人才;要是没人举荐,你还可以毛遂自荐;实在不行,既无才又无德,还可以花钱买一个……虽然做官的门径宽了,但是最省事最靠谱的还是那些被征召的博学之士,如汉武帝曾用“安车蒲轮”征聘枚乘。
《管子》 罗光乾摄
魏文帝曹丕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经是好经,可惜被和尚们念歪了,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才,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
《韩非子》 罗光乾摄
隋炀帝杨广虽留下了千古骂名,但是他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始建进士科,典定科举制度,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大影响极其深远的一件大事。
自从隋代实施开科取士以来,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逐步发展完善。统治者所倡导的人才观念,就是以一级一级的考试来确定儒生们的等级。封建王权贵权宗法制度森严,再加上滥用《周易》所阐述的尊卑概念,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了一种以考试确定的名,和随之来取用人才的利,共同构成的学问价值观。儒生们为了一登金榜,扬名显万,进而取得入仕的资格光宗耀祖,演绎了数不胜数的人间悲喜剧。科举制于公元605年正式确立,1905年9月2日正式废除,延续了1300年。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
《楚辞》 罗光乾摄
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有着不解之缘,从未参加过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只是极少数。在科举制度下,学子们的最大梦想就是应试中举,因此,他们理想中的人生模式就是:读书→应试→中举→封官。所以,中国至今仍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只要当了官就会有或大或小的好处,当官是广大学子孜孜以求的人生梦想,并由此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意识心理和习惯。
模式变化 罗光乾摄
在今天,由于时代的进步,读书和做官之间的关系已不像古代那样密切,“读书→做官”演变成为“读书→考试→文凭→好工作”这样一个模式。同时,即使读书获得文凭也不能直接封官,只有再通过“公务员考试”才能真正接近做官的梦想。考试的目的无非还是优中选优,因此,又回到了“学而优则仕”的诠释上来了。
《孟子》 罗光乾摄
纵观几千年的官吏任用制度,可谓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当然,也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疾呼,但是,这样的时候,大多都是统治政权面临风雨飘摇的时候。不信你看看晚清的左宗棠,他虽被誉为中兴名臣、政治家、军事家,但是,他在二十岁乡试中举后,在会试中却屡试不第。可以说,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让清王朝摇摇欲坠,哪有他官运亨通的仕途?!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最近更新
容铁:入古出新水墨光晕,在交流互鉴中绽放时代光
第70届东洋书艺展—喜马拉雅—容铁艺术作品(日本)
“意像·东方”——徐里油画艺术作品展在日本东京开
96岁田华获颁“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奖章
秦腔现代剧《生命的绿洲》在梅兰芳大剧院上演再获
希腊奥林匹亚考古博物馆
伊朗约克歇·洛斯塔姆
世界文化遗产波斯波利斯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典藏大家艺术精品
推荐艺术家
热门推荐
【全程直播回放】“第70届东洋书艺展—喜马拉雅—容铁艺术作品(日本)邀请展”开幕式在日本东京都美术馆举行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马将平)为推动中日友好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由东洋书道艺术学会主办,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共同主...
第70届东洋书艺展—喜马拉雅—容铁艺术作品(日本)邀请展在日本东京都美术馆隆重开幕
中国文化人物(主编 王保胜)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正值《中日文化交流协定》缔结45周年。为推动中日友好...
吴江浩大使亲切会见容铁一行并对“喜马拉雅—容铁艺术作品(日本)邀请展”给予高度评价(独家)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马将平)12月5日,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在大使馆亲切会见正在日本东京举办“第70届东洋书艺展——喜...
新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