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特别报道
新闻资讯
名家资库
名家访谈
视频新闻
世界之窗
文化广角
天下收藏
在线杂志
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塔画名城——展现中国历史和文化艺术的魅力
2022-04-29 17:09
来源:中国文化人物
语音阅读
实力派青年画家梁腾博士
《雨洗夏山净》 纸本设色 136×90cm 2022年 梁腾作品
《故园长卷》 纸本设色 600×50cm 2020年 梁腾作品
《百粤秘境
》
纸本设色 230×122cm 2019年 梁腾作品
《重庆·大足北山多宝塔》 纸本设色 138×68cm 2022年 梁腾作品
《古寨线韵》 纸本水墨 180×90cm 2018年 梁腾作品
《广济春深》 纸本设色 180×90cm 2020年 马新林、梁腾合作作品
《华山松雪》 纸本设色 68×28cm 2021年 梁腾作品
《欢歌》 纸本设色 240×122cm 2020年 梁腾作品
《米芾公园》 纸本设色 68×48cm 2018年 梁腾作品
《年丰时稔》 纸本设色 200×200cm 2021年 梁腾作品
《笙歌》 纸本设色 225×160cm 2020年 梁腾作品
《时代之光》 纸本设色 240×70cm 2021年 梁腾作品
《天水·麦积山镇山塔》 纸本设色 138×68cm 2022年 梁腾作品
《雪落禅声》 纸本设色 68×34cm 2021年 梁腾作品
《永年广府》 纸本设色 200×90cm 2020年 梁腾、周苏英合作作品
《雨霖铃》 纸本设色 240×90cm 2021年 梁腾作品
《岩高万丈疑无地 路转三叉别有天》 138×34cm×2 2021年 梁腾
书法
作品
《铁肩担道义》 3×3cm 2021年 梁腾
篆刻
作品
《长庆》 3×2.2cm 2021年 梁腾
篆刻
作品
4月28日(记者:蒋平)梁腾是一位青年画家,1989年生于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2012年于广州美术学院本科毕业,同年考入该校公费研究生;2020年考入澳门城市大学攻读艺术学博士,致力于书画鉴藏研究。他系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课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2021年,其作品被遴选搭乘神州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进入太空舱。2022年,《大地上的遗产·名城古塔组画》获批“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2年度资助项目”。
他致力于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表达,其作品可以分为几个系列:“塔画系列”“点画系列”“拓片补绘系列”以及“故园系列”。其中,“塔画系列”是梁腾基于释道美学思想的创作方向之一。
梁腾从青年画家的视角观察我国名城,通过名城写生,结合当地古塔,运用独特艺术视角,展现出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他巧妙地将古塔之形和名城景观联系在一起,以蒙太奇的手法表现,通过塔中之境传达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梁腾运用传统笔墨结合新的视觉语言表达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力图创造一种新颖独特的绘画样式,营造出新的观看方式。“塔画系列”改变固有视觉模式,表面上是画面的变化,往深层看,其实是在不断叩问内心精神表达。通过与古对话,与西方对话,与生活对话来,表达对中国画写意的理解。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就是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把个人艺术追求融入时代发展,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梁腾通过“塔画系列”,为时代回顾中国历史文化打开一个窗口。他把自我融汇到大的时代当中,守住中国绘画中的纯真境界、人文精神与朴素心性,不仅从中看到一位青年画家对自我的突破,和对艺术探索的执着,也看到新时代青年画家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肩负起推动中国绘画高质量发展、传播新时代中国的使命。
塔顶新晴——乙园梁腾的塔画系列
喻宇琳:
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
乙园梁腾是一位中国艺术家,他的作品可以分为几个系列:“塔画系列”“点画系列”“拓片补绘系列”以及“故园系列”。
艺术家梁腾的“点画系列”“故园系列”曾被我邀请到美国参加国际艺术节,当时受到大家的好评和关注。而“塔画系列”是他这两年来的创作方向,让我又一次
看到了一位艺术家对自我的突破,和对艺术探索的执着。
不可否认,就现代物质文明而言当今已远超古代,在科技进步的同时,对传统文化中古哲先贤精神智慧的驻足与回望无疑是我们就要坚守的。在中国画美学传统中,对儒释道美学思想的诠释是过往中国美学传统的主流。儒家的“仁”,释家的“空”,道家的“道”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孔子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比德思想,老庄的“道法自然”“涤除玄览”皆成为中国山水画所追求的境界,而释家禅机妙悟,亦成为画家向心灵深处和自然广度拓展的哲境。
塔画系列正是艺术家梁腾基于释道美学思想的创作方向之一。据我所知,他最早的灵感是源自求学岭南时到曹溪南华寺所获。由起初以写生眼中塔寺景貌,到后来将眼中之景移入塔影之中,在终日晨钟暮鼓中历经了无数次的实验与探索,至今已逾十年。期间在寺里常与悟智法师研习琴艺诗文,随其参悟禅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释家常说,我们的现实世界是梦中世界并非真实世界,所见世界之外另有一世界。康德亦把世界划分为“本体界”和“现象界”,维特根斯坦把世界划分成“可说”以及“不可说”。正如所绘之塔,塔中世界是所见“可说”之“现象界”,而所见世界之外又有一“不可说”之“本体界”。“浮生若梦,亦幻亦真”,当如是说。
基于中国释家“二谛”思想,艺术家梁腾的“塔画系列”创作力图创造一种新颖独特的绘画样式,营造出新的观看方式,这在美国的艺术界也是难得见到的。
从原始意义来看,塔是关于一个觉悟者的境界,最初源于印度佛塔。原始佛教因反对偶像崇拜,便以塔代表佛。塔又被称称作“浮屠”,作为收藏佛舍利之处。佛塔类型之多,或大或小,其意义关乎人的世界观和生命观。传闻阿育王崇信佛教,曾造八万四千佛塔,或繁或简。去今数千年,如今只剩下断墙残垣,其中雕刻则散见各地博物馆之中。
艺术家梁腾用他的画笔在中国的大地上默默耕耘。回想20世纪中国前贤,在时代的洪流中,中国画坛涌现出一大批画家开始走出书斋用笔墨表现新时代,他们所流传的作品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建设发展。这些优秀作品中不乏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们有的曾是王朝都城;有的曾是当时的政治、经济重镇;有的曾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有的因为拥有珍贵的文物遗迹而享有盛名;有的则因为出产精美的工艺品而著称于世。作为青年一辈画家,梁腾总结前贤的历程,运用传统笔墨结合新的视觉语言表达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留存下的古塔为人们回顾中国历史文化打开一个窗口。
名城之中,古塔数目不在少数,以古塔为外形,塔形中写生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将会让人们铭记这片土地,梁腾所期望的是,从青年一辈画家的视角观察我国名城,展现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精神的理解和守望。通过名城写生,结合当地古塔,运用独特艺术视角,展现出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画面采用第三视角,巧妙地将古塔之形和名城景观联系在一起,以蒙太奇的手法表现,通过塔中之境传达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过去的近千年中,不少古塔早已弥漫在历史的尘埃中,这无疑加大了创作的难度。这不仅要进行实地考察,亦要以文献为基础,同时还要结合艺术的视觉方式呈现而出。“名城古塔系列”立足于“文献”,为此大量历史资料和文献的翻阅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为的是贴近塔形之貌。当然,如果过于强调历史的真实,那么艺术将会被制作性而遮蔽感性的表达。而如果过于注重艺术性而没有呈现历史,又将失去为呈现名城古塔系列的创作初衷。故而,“旧笔墨、新形式”也增加了现实与艺术结合的隐喻。
为了传递所想表达的二谛,艺术家在形式上以塔外之境和塔内之境呈现,塔内之境内容上又以两个路线展开。一是写生名城中具有代表性的实景,二是对名城的印象之景。在实景的画面中,表现的大多为自然生活照随处可见的熟悉事物,但力求通过奇妙的笔墨令人驻足思考,既而有似是而非,似真亦幻的新鲜体意。然而不论是实景亦或印象,作者都借物像汇聚同一场景改变固有视觉模式,这种改变表面是画面的变化,往深层看,是希望透过画面不断叩问自己的内心精神。
在创作手法上,“名城古塔系列”以传统笔墨中的“点”“线”为基,根据内容的需要而作具体选择。“点”是作者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而总结形成的技法特点。中国画乃至传统中国艺术的精神,其价值体系之核心可以概括为一个“写”字。哲理画境、诗情画意都以“写”的方式表达出抽象的形而上的美。中国画中的“点”延伸出的“线”,正浓缩了“写”的精神与形式,凝聚了中国审美思维的核心和传统艺术精华。
致力于中国画写意精神的表达,是艺术家梁腾从学中国画之初所开始探索和致力的。需要知道,写意性是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承载,一直以来,艺术家不断
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和美学当中汲取可供转化的养分,借中国古典艺术大师董源和巨然之“苔点”、范宽之“雨点”,从点画的回旋、转折、穿越、交错中传达对笔墨的认识,运用其中的跌宕起伏,赋予线条丰富的形式变化,从而隐喻多重空间。从笔线到点的转化,可以看出艺术家中国式的现代构成观念的成型,同时,其写就的形象和笔墨语言并非符号化的,其山石树木基本遵循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而从董源、巨然、范宽、米友仁衍生而出的繁密的墨点运用又让其画面充满独特个性。当然,这种个性艺术家是通过传统而来,同时,他又不断以史的眼光审视自身探索,在不断修正、证实和证伪中形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塔画系列”创作。
(责编:张彦、刘升)
分享到:
最近更新
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印度泰姬陵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在京举行
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雅典卫城
伊朗约克歇·洛斯塔姆
印记北京中轴线——大众篆刻作品展(上海巡展)在上海
魅力庚彩 跃动河海——朱炳仁天津艺术展在天津博物
【全程直播】2025年除夕夜东京塔点亮“中国红”
天地人和——“航天与南极”摄影艺术作品日本邀请
第70届东洋书艺展—喜马拉雅—容铁艺术作品(日本)
推荐艺术家
热门推荐
【新闻视频】新时代 新科技:中日医疗智领康复康养西安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马将平 张东立 苏晴 李鹏 东京分社记者 张川/摄影报道 日文校对/李峥)6月11日,由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
西安国医医院院长党明海出席“新时代 新科技:中日医疗智领康复康养西安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马将平 张东立 苏晴 李鹏 东京分社记者 张川/摄影报道 日文校对/李峥)2025年6月11日,由中国食品药品...
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马将平)6月18日,2025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
新闻资讯